内审员全称叫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通常由既精通ISO9000国际标准又熟悉本企业管理状况的人员担任。按照ISO9000标准的要求,凡是推行ISO9000的组织每年至少需进行一次内部质量审核,所以,凡是推行ISO9000的组织,通常都需要培养一批内审员。内审员可以由各部门人员兼职担任,因此内审员在一个组织内对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ISO9001内审员认证--为您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ISO内审员是组织内部非常优越的职位,处在这种职位的人员可以全面地接触到组织内部管理体系的各方面,并在其中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
ISO9000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
——在企业内部拥有最具发展前途的职位
——成功达到职业生涯的理想高度
如果您有志加入ISO行业
ISO9000实习审核员
ISO9000国家注册审核员
——ISO9000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是实现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谁先掌握先机谁离成功就越近
——成为ISO内审员将为您的择业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
——将使您的事业不断走向辉煌!!!
此次ISO900内审员培训的目的在于:培养熟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能够在组织内独立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能运用审核技巧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协助组织决策层完成组织发展目标,使之良性循环的高级专业人才。
如何建立ISO9001:2015质量体系内审员队伍?内审员证书一个企业是否有人数要求?
ISO9001内审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个组织要想维持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就必须要做好内部审核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内审员的素质和水平。因此,企业应重视内审员队伍建设,提高内审员的整体素质和审核水平。
1 高层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内审员队伍建设的关键
在内审员队伍建设上,质量管理部门应首先考虑如何与组织的高层领导进行沟通,可请组织的高层领导参加内审首次和末次会议,在首次会议上高层领导可以了解到内部审核的目的和组织开展内部审核的重要意义;而在未次会议上,审核组应及时、准确地向高层领导汇报内部审核结果,使高层领导认识到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促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让高层领导参加内审会议,引起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真正做到由上到下重视和支持内审员队伍建设。
每年应至少组织1次中层以上领导,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相关质量知识的培训,提高各级领导的质量意识,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要求。
2 做好内审员的教育、培训、选拔、考试
2.1 教育ISO10011:2000标准规定“审核人选至少已完成中等教育”,并且“能够用官方语言在口头和书面上清楚、流利地表达思想和意见”。这是标准对审核员受教育程度的最低要求。例如一些组织要求内审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2 培训内审员的能力对内审的有效性十分重要,他们不仅应该了解本组织的生产、工艺或过程的运作特点,还应该熟知审核准则,掌握审核技巧,而要掌握这些能力势必要通过培训和审核实践。内部审核员由组织培训或社会服务机构培训认定即可。组织应注意对内审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换版培训和内审核员资格证到期的换证培训。
2.3 选拔应选拔培训合格,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至少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善于学习,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内审员队伍。
2.4 考核根据内审员在质量体系内审中的表现,质量主管部门应每年对内审员的工作表现进行1次评价.对评选的优秀内审员进行表彰鼓励,在组织范围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 以外审员传、帮、带内审员组织可有计划的选派热爱审核工作、具有一定学历 对ISO9000族标准理解比较透彻,有一定独立审核能力的优秀内审人员,参加国家注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的培训,积极鼓励注册CCAA QMS审核员.如条件允许。也可在经费支出和实习时间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内审员通过学习审核及认证知识;标准、质量管理工具和法律法规知识及对审核员管理的通用要求、组织状况、管理运作等外审员所必需的知识,能够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学到的新知识及时的应用到组织的内审中,提升自己的审核水平。同时,在内审中还可以帮助其它内审员一起提高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和认识,带动其他审核员共同提高。另一方面,组织培养的外审员还能将其它组织中好的质量管理经验或做法带回来,供组织学习和借鉴,促进组织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提高。一个组织如果重视对外审员的培养,对建设高素质的内审员队伍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利用组织的人力资源,实行内审员互换审核组织的组织结构、规模、产品等不同,内审员互换审核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可以是总公司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各分公司审核员组成审核组,相互之间进行审核(包括对异地分公司的审核);也可以是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审核,或者是聘请其它分公司的内审员对本公司进行审核。这种相互审核模式的特点是:形式新、为来自不同部门和岗位的人员,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切磋交流的平台。使参加审核的内审员能够了解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既开阔了眼界.又增加了实践经验,对提高审核能力大有益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的人员加入到内审员队伍,人员的能力、经验等各不相同。审核前质量主管部门应组织好人员,安排好审核计划,新老审核员要搭配使用,对新加入的内审员,尤其要注意安排有经验的人员对其编制的检查表的内容进行审核,以避免遗漏审核要点。审核过程中,有经验的审核员跟随审核可进行适当的指导,以保证审核顺利完成。所有内审员要自觉服从质量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认真履行内审员的职责和义务.正确行使内审员的权利,认真负责地做好内审工作。
5 聘请技术专家指导组织内审技术专家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要比内审员高.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审核经验。而组织内的内审员大多数都是兼职,专职很少,且组织内部每年安排的内部审核次数少、时间也比较紧. 内审员对GB/T 19001—2015/IS0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条款的理解,较技术专家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说在实际审核中内审员经常会碰到“拿不准”的问题,处理起来也很矛盾。如果内审过程中恰好聘请了一位技术专家,经技术专家解疑答惑后.有些“拿不准”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帮助内审员正确认识和理解GB/T 19001—2015/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条款的内容,提升审核员的审核技能和技巧.更有利于提升内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赛学每年都要外借高级咨询师到企业进行内审指导工作。